本報訊 (記者 盧世容 通訊員 李培鬆)近日,記者從遵義市整改辦獲悉:經過3年綜合整治,遵義市湘江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湘江水質持續改善,國控打秋坪、鯉魚塘斷面分別達到Ⅲ、Ⅱ類水質,初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湘江是長江上游最大支流烏江的一級支流,流經遵義市中東部8個縣(區)。2017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遵義市污水管網不完善和雨污分流不徹底,部分生活污水排入湘江問題。一直以來,遵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嚴格按照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要求,強力推進湘江綜合治理。
為了加大治理力度,遵義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會研究部署湘江問題整改,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原因,科學論証整改措施,印發《湘江河干流整治保護對策工作方案》《湘江河流域水體達標整治方案》等,制定“控、拆、疏、建、補、修”整治原則,圍繞湘江水資源保護、河流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執法監管六大整治,整體推動湘江水環境綜合整治,明確治理攻堅目標和主要任務,同時按照“問題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時效化”要求,層層傳導壓力,確保工作部署、任務分解、責任落實“三到位”。
“2017年以來,遵義市累計投入資金50多億元,先后實施湘江綜合治理項目69個。”市整改辦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已完成湘江干支流河道清理整治45公裡,新建和改建污水處理廠7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6萬噸/日,建成雨污管網627公裡,整治排污口31個,修復污水管網311處,完成蝦子河黑臭水體治理,湘江上游11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及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全覆蓋。
此外,為減少工業污染,推動貴州鋼繩廠等多家高耗水、高污染企業搬遷入園,新建鳴庄等濕地系統13個,全面開展節水行動,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同時實施湘江上游生態補水項目,新增補水能力10萬立方米/日。
河流治理非一日之功,制度保障是關鍵。遵義市通過開展聯合執法行動、頒布實施《遵義市湘江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深化水務一體化改革,健全完善協調運行、考核評價、輿論監督、責任追究等機制,舉一反三、以點帶面,著力推動共性問題和深層次問題整體解決,做到守水有責、守水盡責、守水有效。
見到貴陽市市政工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勇,62歲的李倩瑜一眼就認了出來,“小伙子,你們真是做了好事!” “李阿姨,快過年了,我們來回訪新改下水管道情況,有問題馬上處理!”張勇邊說邊迎上去。 “不堵不漏,沒問題!”看著嶄新的管道,李倩瑜連聲夸贊。…
天色漸暗,九十九道彎的山路,58歲的鄉郵員張林昌騎著摩托車往家趕。 平時扎在郵件堆,后來索性住單位,算起來,已有小半個月沒回家了,現在,張林昌隻想吃口熱飯。…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